欢迎访问南京市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

  • 公众号
  • 服务号
  • 互联网医院

健康指南

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指南 > 健康指南
当心蜱蚊“偷袭”,这两类传染病要警惕!

夏日阳光明媚,当您在田间劳作、林间漫步、草地野餐时,一些“不速之客”——蜱虫和蚊子可能正虎视眈眈。它们不只是带来瘙痒,更可能传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和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防虫刻不容缓!

一、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蜱虫叮咬的“隐形杀手”

疾病小百科:这是由大别班达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它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也可能通过接触患者血液或分泌物感染。

典型症状:

1.持续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

2.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3.牙龈出血、皮肤瘀点瘀斑

4.最危险的是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重症可导致多器官衰竭

特别提示60岁以上老人、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更易发展为重症,需特别警惕!

二、登革热:花斑蚊的“夏日攻势”

疾病小百科:由登革病毒引起,通过伊蚊(花斑蚊) 叮咬传播。

典型症状——记住“热红痛疹”四字诀:

1.热:突发高热(39-40℃),常呈“马鞍型”起伏

2.红:面、颈、胸部潮红(“三红征”)

3.痛:剧烈头痛、眼眶痛、骨关节痛(“三痛”)

4.疹:四肢或躯干出现红色皮疹或出血点

特别提示:二次感染不同型别登革病毒者,发生重症风险显著增加!

双重防护攻略

一、防蜱行动指南(针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1.穿衣有术:进入田间、草丛、林地时,穿浅色长袖长裤,扎紧裤脚袖口,别穿凉鞋

2.路线选择:避免在灌木丛和杂草丛生区域坐卧停留,走步道中央

3.归家检查:户外活动后,全身检查蜱虫附着(重点查腋窝、腹股沟、头皮)

4.正确除蜱:发现叮咬,用尖头镊贴近皮肤夹住蜱头部,垂直拔出!切忌硬拽或拍死

二、防蚊行动指南(针对登革热)

1.驱蚊防护:户外活动使用含避蚊胺(DEET) 的驱蚊剂,每2-4小时补涂

2.家居防线:家中安装纱窗纱门,睡觉用蚊帐,水养植物 每周换水1-2

3.清积水绝后患:

a.翻盆倒罐:清空花盆托盘、闲置容器积水

b.填平洼坑:填平废旧水塘、沟渠

c.疏通沟渠:保持排水通畅

出现这些症状,立即就医!

若在田间、茶园、草地、树林活动后2周内,或蚊虫叮咬后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就诊并告知暴露史:

1.突发高热不退

2.皮肤瘀点瘀斑或异常出血

3.剧烈头痛/眼眶痛/骨关节痛

4.恶心呕吐伴血小板降低

夏日的美好不应被小小虫媒破坏。掌握这些防护知识,做好 “查蜱、防蚊、清积水” 三部曲,就能大幅降低感染风险!

 

                                 来源:六合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