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湿气最盛的时节来了
芒种节气后,就进入了典型的夏季气候。中午气温较高,加上空气湿度越来越大,人们会觉得像在蒸笼里一样。
专家表示,正值一年中湿气最重的时节,湿气侵袭易让人身感沉重、心胸满闷、关节活动不利。
湿气所到之处,会有不同的身体表现:
1.湿气上扰
使头昏沉、不清醒,出现头重如裹、身重如捆的感觉。
2.积于中焦(包括脾、胃、肝、胆等)
出现食欲不佳、腹胀、恶心呕吐等。
3.积于下焦(肾、大肠、小肠、膀胱)
导致大便黏腻、小便浑浊或淋漓不尽等。
如果湿气阻滞经络,可出现腰背四肢酸胀、疼痛、水肿等;若伤及阳气,可使人四肢乏力、嗜睡、畏冷等。
梅雨季,别让潮湿偷走健康!
快收下这份超实用的 “健康五诀”
轻松拿捏梅雨季,做干爽快乐的 “弄潮儿”!
1.室内记得“风能胜湿”
中医认为“风能胜湿”,即通风能助力除湿。梅雨季拥有“除湿卫士”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条件允许,购置一台抽湿机,或在墙角放置干燥剂。
抽湿机的功率要与空间大小相匹配,方能达到较好的除湿作用。也可打开空调除湿模式,或在房间里使用电扇,使空气流动起来。
底楼一二层,以及卫生间、厨房、地下室、储物室等区域,由于地势低、用水多,加上空气潮湿,很容易使局部墙壁或瓷砖上长出黑黑的霉斑,要及时清洁、保持通风。可买些天然的香料熏香,也可将一些中药香囊置挂于犄角旮旯的地方,起到除湿抗菌的效果。
阴雨天气,及时关闭门窗,阻挡潮湿空气侵入;而天晴时,尽快打开门窗通风换气,让新鲜干燥空气赶走室内湿气。
2.衣物需要“保持干爽”
梅雨季尽量避免穿着潮湿衣物,及时更换被汗水浸湿的衣服,选择材质透气、吸湿性好的衣物,有助于保持皮肤干爽。
这个时节的衣物往往无法完全晒干,尤其是一些贴身穿的衣物,建议在上身之前,用吹风机完全吹干。
未完全晒干的衣物穿上身,容易引发局部细菌滋生,于健康不利,尤其是久坐人群,以及老人或小孩等体质相对弱的人群。
3.饮食选择“祛湿健脾”
梅雨季湿气较重,可适当吃一些具有祛湿健脾功效的食物。体质偏于湿热的人群,可能有口苦、舌苔腻、腹满不适等症状,可吃些薏米、红豆、山药等,不妨自己做一碗薏米红豆粥。
而偏于寒湿的人群,容易腹泻,一吃生冷就拉肚子,此时可吃些生姜、葱、蒜、紫苏、藿香、香菜等辛香类具有发散作用的食物,它们具有温中散寒、祛湿解表的作用,能帮助身体驱散湿气。
4.运动注意“保护关节”
适量的关节活动和肌肉锻炼,如太极拳、瑜伽等,可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提高关节稳定性,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不过,运动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关节负担。
同时也注意,梅雨季如有爬山涉水的活动,衣物很容易被汗水和外在自然界的空气浸湿,浸湿衣物附着于皮肤、关节附近,时间一久,容易引发局部皮疹或关节肌肉酸痛,因此要及时更换。
5.艾灸可以“扶阳通络”
艾灸与梅雨季很“搭配”,尤其是颈肩腰腿痛或消化不良人群,可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每周做2~3次,每次选2~3个穴位,每次做20分钟左右,以达到扶阳通络、散寒祛湿的功效。
来源:南京市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