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市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

  • 公众号
  • 服务号
  • 互联网医院

健康指南

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指南 > 健康指南
“会飞的硫酸”:隐翅虫预防科普

隐翅虫,是一种小型昆虫,又称影子虫青腰虫,体长0.5 - 1cm,头黑胸橘,翅膀极短,尾部常上翘,形似大蚂蚁,有黑橘相间条纹。每年4 - 9月繁殖较快,喜温暖潮湿环境,多在草丛、湿地、庭院附近昼伏夜出,夜晚易被灯光吸引入屋。

一、毒隐翅虫威胁人类健康的原因,是因为它们体内含有一种强酸性的毒素——毒隐翅虫素。

毒隐翅虫毒素是一种接触性毒素,如果接触到皮肤,就会引起隐翅虫皮炎,令人产生瘙痒、刺痛和灼烧感,皮肤上会出现线性的红斑、水泡或者脓包,等消退以后还容易结痂和留疤。对于极少数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可能会引起更强烈的反应。

二、如果不小心将毒隐翅虫拍死在皮肤上,正确应对步骤有三点

第一步:第一时间用大量肥皂水冲洗,将残留的毒液洗去,减少对皮肤的损伤。如果在眼睛旁边就不要用肥皂水了,用清水冲洗即可。

第二步:清洗后不要涂抹酒精、碘伏、牙膏和各种偏方同时克制自己抓挠患处,以免造成二次感染。

第三步:如果后续依然感觉不适要尽快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外涂药物,内服抗组胺药物或者抗生素治疗。

三、如何防治隐翅虫?

1.室内防护措施

安装纱门、纱窗,确保室内通风良好且防止蚊虫进入。

使用蚊帐,特别是在睡觉时,可以有效避免蚊虫叮咬。

2.外出防护措施

穿着长袖衣物和长裤,尽量减少裸露的皮肤面积。

使用驱蚊剂,选择适合的驱蚊产品,涂抹在裸露的皮肤上,有效减少蚊虫的接近。

3.床头不放电子设备(减少光源吸引)

4.定期清理阳台、窗台积水落叶

 

                      来源: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