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本是惬意时节,但很多人却开始感到肠胃不适:腹胀、腹泻、便秘、没胃口……仿佛肠胃也在“多事之秋”。这不是你的错觉!秋季确实是肠胃问题的高发期。
为什么秋季肠胃容易“掉线”?
1.气温骤降,肠胃怕“冷”
天气转凉,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胃酸分泌会大量增加,胃肠容易发生痉挛性收缩,抵抗力随之降低。
误区:天凉还爱喝冷饮、吃凉菜,会给肠胃带来双重打击。
2.“贴秋膘”过头,负担过重
传统“贴秋膘”观念让人不自觉摄入过多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加重了肠胃的消化负担,容易导致积食、腹胀。
3.天干物燥,身体易“缺水”
秋季干燥,人体水分蒸发快。如果饮水不足,肠道内食物残渣的水分会被过分吸收,导致大便干燥,引发便秘。
4.病毒活跃,警惕“秋季腹泻”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在全球天气转凉时更为活跃,容易引发感染性腹泻,尤其要注意儿童防护。
5.情绪“悲秋”,影响肠脑轴
秋季草木凋零,容易引人忧思。情绪低落、压力大通过“脑-肠轴”影响肠胃功能,可能导致食欲不振或肠易激综合征。
如何守护秋季肠胃健康?
记住“三要三不要”!
1.要“暖”:保暖驱寒是首要
适时添衣:早晚温差大,尤其要注意腹部保暖,夜间睡觉盖好被子。
吃温热食物:多喝温水、小米粥、南瓜汤等暖胃流食。早餐喝一碗热乎乎的粥,能唤醒温暖肠胃。
2.要“润”:滋阴润燥是关键
充足饮水:晨起一杯温开水,全天少量多次饮水。
多吃润燥食物:如银耳、百合、山药、莲藕、梨等,它们富含黏液质,能滋润肠道,助消化。
3.要“动”:循序渐进促蠕动
适度运动:如慢跑、散步、瑜伽等,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肠胃蠕动,改善秋季常见的乏力感。
1.不要“暴”:清淡饮食七分饱
拒绝暴饮暴食:“贴秋膘”要适度,选择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肉,避免过多油腻肥厚的食物。
细嚼慢咽:减轻胃的工作负担,让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初步消化。
2.不要“生”:少吃生冷刺激物
避免大量生食冷盘、冰镇饮料和辛辣食物,它们会强烈刺激娇嫩的胃肠黏膜。
3.不要“忍”:及早就医莫拖延
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严重腹痛、便血、持续呕吐、发烧等情况,不要自行乱用药,一定要及时就医!
秋季养胃明星食材推荐
1.山药:健脾益胃,黏液蛋白能保护胃壁。
2.南瓜:富含果胶,可保护胃肠道黏膜。
3.小米:熬粥浮着的“米油”是养胃佳品。
4.白萝卜:行气消食,但性凉,更适合炖煮食用。
秋季养肠胃,核心是“防寒、润燥、减负”。倾听身体的声音,给它温柔的呵护,才能尽情享受这个金色季节的美好哦!
来源:护理科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