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市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

  • 公众号
  • 服务号
  • 互联网医院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回眸2024,这一年,我们这样奋斗……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站在这辞旧迎新的交汇点

深情回望走过的2024

这一年,我们风雨兼程、砥砺奋进

这一年,我们一路耕耘、满树繁花

 

凝心铸魂强思想

 

医院坚持党建引领,围绕中心工作,带领全院干部职工奋发进取,引领民主党派、发动社会各界人士献言建策,院内征集百条“金点子”,全面提振全院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凝聚起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资源下沉服务

 

发挥医疗标杆作用,重启区级“外科联盟”,成立“护理专科联盟”,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强化区域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和完善。

01_1.jpg

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新增联盟单位7家,上线“微护居家照护”服务小程序,打通居民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专业护理人员已为120余名患者提供上门护理服务,回访满意率100%。

 

派出5名医护人员支援青海湟源、陕西山阳两县

02_1.jpg

派出10名临床业务骨干到基层医疗机构挂职副院长,驻点帮扶,为区内医共体成员单位患者开设转诊绿色通道。

 

开展乡村振兴项目

在马鞍街道马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骨科疑难杂症诊断治疗、B超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

在龙池街道龙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妊娠期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检测

在龙袍街道新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多项常规外科手术,极大方便了辖区居民,让居民家门口十五分钟“就医圈”更具吸引力。

 

“树名医,建名科”成效明显,服务辐射进一步扩大

马鞍街道马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林福庆骨科“名医工作室”

龙池街道新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张洁内分泌“名医工作室”等“名医”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在辖区内逐步形成品牌效应。

东沟联合病房1_副本.jpg

马集联合病房_副本.jpg

龙袍街道东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消化内镜中心”

马鞍街道马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科联合病房”

雄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科联合病房”

棠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基层慢病筛防中心”等名科建设,有效促进了区域内优质医疗资源的均衡布局,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为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远程心电和远程影像会诊。2024年开展远程普放20456例、远程CT15212例,心电7643例,基层医疗机构诊断水平进一步提升。

 

科研教学促发展

 

医院现为南京医科大学教学医院、扬州大学六合临床医学院、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等院校实习基地,接收高校111人来院实习,开展集中技能培训32场次,组织教学督导8次。

 

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7项,区级及以上科研立项40项;发表SCI论文15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参与著作编撰6部。

 

新增1人为扬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我院共有5人取得扬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与大学共同举办“临床教学示范提升”“医家之言”沙龙等活动,推动临床教学高质量发展。

 

提档升级有成效

 

等级医院创建工作科学有序推进。开展多轮内审自评与多场专题培训,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和实施措施,修订了各类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持续提升内涵质量和管理水平。

针对“国考”存在的“堵点”,检视短板、分析原因、强化举措、落实责任,建立了“国考”指标定期通报分析制度,“国考”服务软件正式投入使用。通过一系列措施,目前各项指标持续向好。

 

学科建设再增强

 

推进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儿童和新生儿五大中心建设。创伤救治中心顺利通过2024年度南京地区创伤专业验收。卒中救治中心、胸痛救治中心为市级建设单位,危重孕产妇救治为区级救治中心。胸痛中心救治急性心肌梗死51例。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115例,血管内治疗69例,卒中救治能力突出。

 

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和普通外科完成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申报与现场评审工作。

 

护理专科被列入第十三周期市级医学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引进胰腺外科钱祝银、疼痛科万翠红,心内科林承曦、病理科张学平等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助力医院学科建设,专科服务能力和区域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医疗技术新进展

 

心血管介入团队开展首例OCT指导下冠脉内旋磨加震波球囊辅助支架植入术,在IABP辅助下挽救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合并左前降支CTO病变的危重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有了显著提高。现常规开展颈内动脉血管成形及支架置入术,具备脑卒中诊治的硬件条件和较强的技术能力。

 

医院成功开展多例高难度手术病例

妇产科与竹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学科联合,成功抢救一例宫外孕(输卵管破裂)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患者

 

骨科成功开展颈椎间盘射频消融手术、保髋治疗等技术,成功为高龄患者完成高位胸椎骨折的微创治疗。

 

普外科开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下胃癌、结直肠癌根治术等高难度手术100余例。

 

便民举措有新招

 

门诊实行“一次挂号管三天”措施,对因检验检查结果未出,无法当日完成诊疗的普通门诊患者,提供免费复诊惠民服务。

 

信息赋能,“智捷付”、 “刷脸机”运用,医保挂号、缴费更便捷,节约了患者就诊时间。“数字云胶片”正式上线,患者可随时随地看X线摄片、CT、磁共振MR等检查影像资料。

 

门诊服务台设置了敬老服务专区,让80岁以上老人就医“零等待”。

 

推进全日制专科专家及无假日门诊工作,目前有22个科室做到全日制开诊

 

新增医学美容科

 

社会认可显实力

 

四个国字头荣誉

普外科执行主任钱祝银教授“冷热复合消融治疗不可切除胰腺癌的手术方法”入选国家卫生健康技术推广应用信息服务平台技术备选库技术名单(医疗方案类N112)。

名单.jpg

国家卫健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授予区人民医院为“全国肿瘤规范化防治优秀经验推广单位”

 微信图片_20250117091939.png

在第十二届全国医院管理工具大赛决赛中,区人民医院选送的三个项目分获二、三等奖。

 

在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举办的全国基层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大赛中,区人民医院获得团体三等奖。

 

全年收到锦旗201面、感谢信6封,“12345”表扬工单等82件。全国各地患者送给普外科的锦旗形成独具特色的锦旗墙,彰显着外科水平实力得到患者充分认可。

 

再见2024

你好2025

 

2024年,通过全院职工团结拼搏,医院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共同谱写了六医梦想和笃行的“主题曲”。

2025年,六医人将开新局、谋新篇、启新程,在前进征途上续写精彩。

 

将聚焦在提档升级上“加速”

医院党委将凝聚力量,团结带领全院职工以提档升级和“国考”成绩提升为目标,强化统筹协调和规划引领,在关键“薄弱点位”上“强化提升”,打造契合定位,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三级综合医院。

 

将聚力在提升服务上“突破”

以新病房楼落成启用为契机,持续深入开展“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活动,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就诊流程,强化人文关怀,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积极推进四级手术与微创手术开展,努力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医疗服务新期盼、新需求。

 

将聚智在提质增效上“赋能”

深入贯彻“开源节流、提质增效”发展理念,建立和完善医院内控管理机制,以良性发展“硬指标”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典型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大力弘扬在技术提升、服务改善、改革创新、内涵建设、提质增效等方面先进典型事迹,激励全院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在新征程上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为“健康六合”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